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护士长、副主任护师荆蕾蕾:
心中有温情 护理有温度

4月30日,荆蕾蕾整理护理病历。 河北日报记者 耿辉摄
4月23日清晨7时许,张家口市第二医院住院部七楼走廊里很安静,一个白色的身影穿梭于病房之间。
她的目光扫过每一间病房的门牌,确认夜班交班记录,随后轻轻推开了其中一间病房的门,贴心询问:“王阿姨,手术刀口还疼吗?昨天睡得怎么样?”
这个细心的人,是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护士长、副主任护师荆蕾蕾。
从业19年的荆蕾蕾,前12年坚守在急诊一线。在急诊科里,争分夺秒的抢救、生死时速的转运,每天都在进行。
2017年7月26日凌晨3时,荆蕾蕾刚刚结束一场车祸伤员的抢救,救护车的鸣笛声再次划破夜空,有患者农药中毒!
患者突然剧烈抽搐,大量混着农药的呕吐物从鼻腔喷涌而出。“快!容易窒息!”荆蕾蕾不顾患者呕吐物的喷溅和农药的浓烈味道,冒着被农药灼伤皮肤的危险,用手指迅速抠出患者口腔异物,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浓烈的气味呛得荆蕾蕾剧烈咳嗽,手指上渗出血丝,那是被患者无意识咬伤留下的伤口。
“从死神手里抢时间,容不得半点马虎。”荆蕾蕾说,急救不仅是技术,更是对生命的敬畏。
在创伤一科,荆蕾蕾被患者称为“会读心的天使”。
2019年4月,一名坏疽患者进行了截肢手术,正值壮年的患者情绪十分低落。
荆蕾蕾注意到患者的情绪,除了给患者换药、输液,进行日常护理,她还利用午休时间陪着患者谈心、锻炼,帮助患者解开心结。
患者出院后,特意写了一封表扬信。他在信中这样写道:“荆蕾蕾等医护人员苦口婆心地劝慰我,让我再次感受到人间的真诚爱心和温暖,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增强了面对生活的勇气。”
荆蕾蕾认为,护理并不是一个机械的职业,护士是最贴近病人的一群人,每天需要付出极大的能量照拂病人的身体与心灵。支撑这些工作的,并不是复杂的护理守则,而是对生命的尊重。
不仅让患者重拾信心,荆蕾蕾还将关心延伸至患者家属。
一位七旬老人因骨折住院,女儿因工作原因无法陪护,在走廊里偷偷抹泪。荆蕾蕾发现患者女儿异常,存在急性焦虑症状。
一场暖心行动随即展开。荆蕾蕾有时间就帮忙照看老人,并对患者女儿进行情绪疏导,缓解其心理压力。“您不光看护病人,连我们家属的心都暖透了!”患者女儿说。
在年轻护士眼中,荆蕾蕾是行走的“护理百科全书”。
“荆护士长精湛的业务,对我的成长很有帮助。”急诊科护士长郭文娟说,她刚入职不久,遇到一个出现高热惊厥症状的儿童患者,患者不停地抽搐,没有处理经验的她当时有些手足无措。
荆蕾蕾看见后,立马上前帮忙,让患者平躺,将包裹在患者身上厚厚的衣服和棉被去掉,马上给予物理降温。体温下降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也让紧张的郭文娟长舒了一口气。
荆蕾蕾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要点以及团队管理的优化方案。
担任护士长以来,荆蕾蕾深耕护理领域,带领科室护士做到“一想二做三沟通”,即想患者之所想,做在患者提问之前,做在铃响呼叫之前,与患者、医生、交接班护士做好沟通,有效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医患矛盾。
“一个人可以走很快,一群人才会走更远。”荆蕾蕾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她制定了阶梯式培养计划,根据护士年资和能力分层培训,新入职护士侧重基础操作,高年资护士学习重症护理和科研方法,已培养出10多名护理骨干。
长年的忙碌,让荆蕾蕾落下头痛的毛病,头疼厉害的时候睡不着觉,靠吃药才能缓解,但是她对护理工作始终充满激情。
4月28日,荆蕾蕾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她说:“我将珍惜荣誉,继续努力,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坚守护理岗位,精进专业技能,用心用情呵护患者健康,不负‘白衣天使’的使命担当。”
(河北日报记者 郭晓通)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