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长江路派出所是全省业务量最大的派出所,年均接处警4.85万起,每天都面临着复杂多样的案件和频繁不断的纠纷。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这样一位杰出的青年警官,今年36岁的他,从警12年始终扎根基层一线,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和坚定的责任心,总结出“类案快办五步法”,年均经手刑事案件280余起、治安案件1000余件,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连续三年达90%以上……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青岛早报记者走进长江路派出所副所长李世超的日常,听他讲述自己作为青年民警骨干,如何在超大体量派出所的工作节奏中保持案件办理质效双优,为守护一方平安播撒自己的青春与热血。

他是“办案能手”,日均接警超150起
李世超出生于1989年,毕业于公安院校的他,从小就有一个“军警梦”。2013年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成为一名选调生的机会,毅然选择从警,并先后在青岛开发区看守所、辛安派出所工作多年。自2022年起,李世超担任长江路派出所副所长,分管案件办理工作。这意味着他肩上的担子比以往更加沉重,责任也更加重大。
长江路派出所辖区面积36.5平方公里,人口45.3万,其中常住人口20.2万人,流动人口25.1万人。李世超向记者介绍,该所辖区人口流动频繁,流动人口占比达到55%,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此外,该辖区九小场所也非常密集,企业数量众多,还有两条商业街和六条步行街,社会治安形势十分复杂。
面对日均接警量超150起的超负荷工作,李世超没有被压力打倒,反而以创新为武器,迎难而上。他在派出所“日清日结”工作法的基础上,创新推出“类案快办五步法”,通过精准分类、快速勘查、信息整合、协同作战和高效结案,极大地提高了案件办理效率。“2023年应用该方法后,我们的刑事案件平均办结周期从45天缩短至27天,效率提升40%;治安案件日均处理量增长20%,单案平均处理时间从3天降至2天,效率提升33%。”李世超介绍。

2023年3月份,长江路派出所辖区连续发生多起被扒窃案件。接到报案后,李世超迅速启动“类案快办五步法”,带领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仔细勘查,并安排人员走访周边群众,调阅天网、社会面监控。通过信息整合,李世超研判是3名扒手所为,该团伙作案隐蔽、具有较强的反侦察能力。他根据线索,组织警力奔赴外地,在案发后的20小时内,将逃窜的3名犯罪嫌疑人一举抓获。该案共串并破获本地、外地扒窃15起,被盗财物全部追回。案件的成功告破,不仅为群众挽回损失,更有效维护了辖区群众安全感,震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2024年9月的一天下午,派出所接到一名路人报警,称其发现一人躺在路边,头部流血。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受伤群众严重醉酒且意识模糊,遂协助救护车送医治疗。经初步询问,伤者张某称自己醉酒不慎摔伤。但经医院检查,发现张某伤势过重,有生命危险。了解情况后,李世超赶到医院,仔细观察张某伤势,心中产生诸多疑虑——李某头部的伤口呈不规则形状,且伤口边缘整齐,更像是被钝器击打所致;手臂处的骨折部位,骨折线清晰,与单纯摔伤造成的骨折形态差异明显。随后,李世超又通过重新勘查现场发现,路边有明显的摩擦痕迹和散落血迹,这与张某描述的摔伤过程严重不符。他判断这并非一起简单的意外摔伤事件,极有可能是一起故意伤害案件。
于是,李世超组织警力对案件展开全面调查。通过调取周边监控视频,民警发现事发当天下午,醉酒的张某和另一陌生男子曾在路边相遇发生口角,有重大作案嫌疑。后经落实,与张某发生口角的陌生男子为刘某,其有故意伤害前科。随后,民警将刘某抓获归案。经审查,刘某供述,其在路边遇到醉酒的张某,被辱骂几句后便心生不忿,与张某厮打后使用路边的砖块锤击张某头部、手臂等多处,导致张某骨折。

至此,这起看似普通的“意外摔伤”案件真相大白,犯罪嫌疑人刘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依法严惩。这起案件的成功侦破,不仅彰显了李世超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细致的侦查能力,也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律尊严。
他是“矛调大师”,三年调解纠纷7000起
除了案件办理,辖区内的各类纠纷调处也是李世超日常工作的重点之一。面对家庭矛盾、邻里摩擦、经济纠纷等,他总是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并时刻将“把报警群众当成自己亲友对待”挂在嘴上、放在心间、付诸行动。
2024年冬天,某小区302室住户陈先生与402室住户周女士因房屋漏水矛盾,陷入长达数月的“对抗拉锯战”。起因是周女士家厨房水管老化渗漏,导致陈先生家天花板渗水、吊柜受潮变形。陈先生多次上门协商,周女士却以“工作忙没时间处理”为由推诿,最终陈先生一气之下关闭单元总水阀,强制给楼上断水。断水之举激怒了周女士,她开始在深夜故意制造噪音报复。凌晨时分,拖桌椅的刺耳声响、高跟鞋来回踱步声、重物砸地声不断从楼上传来,严重影响陈先生一家正常休息。
了解到这一矛盾纠纷由来已久,双方多次协商调解未果,李世超意识到不能再让矛盾升级,便与社区民警联合社区居委会、物业成立调解小组,对双方矛盾进行全面梳理。物业工程人员重新检测发现,周女士家下水管道存在多处暗漏,需拆除部分装修才能彻底修复。李世超一方面向周女士讲解《民法典》中关于相邻权纠纷的法律责任,明确其作为侵权方需承担维修及赔偿义务;另一方面对陈先生断水的极端做法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其行为已涉嫌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最终在多方努力下,周女士主动向陈先生道歉,并配合完成水管维修和赔偿;陈先生也认识到自己处理方式欠妥,双方握手言和,两家人重建信任。这场因漏水引发的恶性纠纷,最终在法理与情理的双重调和下画上圆满句号。
在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的过程中,李世超根据实际情况,找准症结所在,运用“纠纷调解三诊工作法”(坐诊接访、巡诊排查、会诊化解),推动形成"派出所+司法+社区"三级联调机制。近三年,他带领团队累计化解劳资纠纷、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民生类纠纷7000余起。李世超就像一位温暖的使者,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化解了无数的矛盾和纠纷,有力地促进了辖区的和谐稳定。
他是“青年民警导师”,带出8名“执法办案能手”
长江路派出所现有民警76人、辅警185人。近几年,许多“90后”“00后”的青年力量逐渐成为派出所的“主力军”。李世超深知,公安工作离不开青年民警的加入和成长。对此,他高度重视对年轻民警的培养教育,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定培养计划,安排老民警“一对一”帮扶指导,鼓励新人参与案件办理积累经验。

“我们首先要求青年民警要有为民意识,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李世超在采访中表示,“其次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有时遇到情况紧急的突发案件,加班通宵办案、抓捕蹲点、审查嫌疑人连轴转都是常事,必须能够适应高强度的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李世超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他通过办案实战,带领年前民警亲身体验从受立案,到研判、抓捕,再到审查、取证等案件处理的各个环节,传授指导经验,培养提升新人的办案能力。同时,李世超注重理论与执法理念并重,定期组织年轻民警开展业务学习,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鼓励“90后”“00后”民警树立理想,根植为民情怀,助力他们成长为业务骨干。近年来,李世超已累计带出8名“执法办案能手”,为派出所培养了坚实的后备力量。
“今日事,今日毕”是李世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自己的工作准则。“群众无小事,虽然派出所的工作遇不到惊天大案和要案,但我们的案件体量大,处理的都是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情。”在采访中,李世超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将办案经验和创新意识融入到日常当中,多为辖区群众作贡献,他和他的团队也将始终坚守在一线,为守护一方平安贡献力量,用青春和汗水诠释新时代公安民警的忠诚与担当。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郭念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