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沁县南里镇樊村百亩水稻正迎来灌浆期,连片稻田如铺展的绿毯,在风中泛起层层涟漪。走近细看,叶片舒展挺拔,处处透着蓬勃的生机与丰收的希望。村民们抢抓时节,通过稻田堰体的修整、除草、蓄水、排水等田间管护,确保水稻稳产丰收。

为了确保水稻稳产丰收,樊村村委于5月份在插秧前修建了一座200米深的机井和两条长100多米的水渠,水渠引用“皇后泉”的天然深层矿泉水灌溉稻田,有了这些有效举措,稻田的长势呈现出了一派绿意盎然的繁荣景象。
“田管工作必须紧扣农时、科学施策。最近,雨水较多,部分田块出现湿度大、根系弱时,就需要及时开沟排水、适度晒田,促进根系深扎,增强抗倒伏能力;对苗情偏弱、叶色偏黄的田块,要精准施用肥料,严格控制用量,避免贪青徒长。当前,我们正在为水稻进行人工除草和对稻田堰体进行修整,为水稻稳健生长筑牢防线。”凭借三年的种植经验,南里镇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云对水稻的种植已经如数家珍。

“樊村水稻精选晋稻17、香稻208、香稻103三个优质品种,预计将于10月下午月迎来丰收期。”周云说,今年水稻长势非常好,预计每亩产量在1000斤左右。

从2023年的初次尝试,到预计今年能够实现盈利。樊村按照“一年试验、二年起步、三年盈利、四年成规模、五年内打造成区域性大品牌”的思路,积极探索水稻种植项目。经过“皇后泉”天然深层矿泉水浇灌,生长过程全部施用发酵好的鸡粪、羊粪、牛粪等农家肥,用水冲化后灌溉稻田,不洒农药人工除草、晒谷场自然晾晒,加工过程经过7层筛选,不抛光、不打蜡、留住胚芽,保持原有营养品质,颗颗精米。同时,还依托水稻种植建设以稻田公园为核心,建设“智慧农业+农事体验+研学教育”三位一体稻田景观综合体,为樊村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动力。(王艳 李旭豪)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