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颜值”变“高产值”,汕头隆都“农文旅商”融合探新路|我的回乡记 ③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16:04:00    

【编者按】

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关系广东发展全局的系统性工程,今年是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五一”期间,南方+汕头频道推出“我的回乡记——‘百千万工程’城乡变奏曲”系列报道,以“返乡人”的视角,小镜头展现大发展,记录和展现“百千万工程”全面实施之下汕头城乡焕发活力的崭新图景。敬请垂注!

当陈婷驾驶着汽车驶入隆都镇地界时,车水马龙的高速口再次刷新了她对家乡的记忆。临近家门,她关闭导航,摇下车窗,混着草木香和果香的清风扑面而来,远处连片田野中,三三两两的游客或提着果篮、或举着自拍杆穿梭果园中。这位在外打拼生活十几年的都市白领怎么也没想到,记忆中那个“年轻人往外跑,撂荒地长野草”的家乡,竟在三年间蜕变成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镇。

隆都镇地处汕头市澄海区西北部,三面环江,交通区位优越,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当地乘着“百千万工程”东风,深入挖掘整合提升“潮侨红”旅游资源优势,锚定“3+1+N”发展方向,突出“串珠成链”工作思路,推动美丽乡村由“高颜值”向“高产值”转化,走出一条“农文旅商”融合发展的突围新路。

人气持续升温

“没想到家乡这么火爆。”

“没想到家乡的园区这么火爆。”假期首日,陈婷和家人第一站来到了红花小镇,没有提前预约,当进入园区,才知道所有帐篷位置都被提前预定了。所幸园区空间大,游玩项目多。她和丈夫围坐在石榴树下,让孩子们恣意的奔跑玩耍。

“家乡的园区还在不断的提升,每次来都有小惊喜。”陈婷告诉记者,春节来的时候还不是这样,现在新增很多小项目,陆地上有小火车、儿童电动车,水中还可以划船。

在不到5公里车程的和美花海生态园,也是异常热闹。人们在帐篷、草棚里围炉煮茶,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追逐、放风筝……这里也是隆都成功打造的“三产融合”发展典型,当地将1300亩农田进行统一规划流转,打造现代化农业生态园示范园区,并与陈慈黉故居、永宁寨、文园小筑等特色古建筑串联起来,形成“潮侨”特色旅游线路,有效带动周边地摊集市、农家乐集聚,实现良性发展。

和美花海生态园是当地打造的“三产融合”发展典型。郑淼鑫 摄

隆都“火出圈”的不止这一两处。

乡村旅游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越来越多人追求松弛感、灵活感的旅行方式。隆都镇正是抓住了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整合特色资源,打造出多样化、特色化、高品质的乡村旅游线路,让游客在田野间、草地上沉浸式感受“诗与远方”。

如今,隆都镇境内农文旅融合的特色园区串珠成链,打造3条精品路线,勾勒出全域精品旅游的精美画卷。隆都也逐渐成为市民以及周边游客短途旅行、休闲游的首选。喜欢露营和草地有和美花海,喜欢亲近水流有红花小镇,喜欢动物的有JOJO农场……难得的是,在隆都镇党委和政府的鼓励和引领下,各个生态园区呈现差异化发展的良好势头。

红花小镇新增很多小项目。郑淼鑫 摄

和美花海生态园、红花小镇、陈慈黉故居等热门景点游人如织,珑悦、竹宅小院、古榕居等酒店、民宿每日爆满,见龙农庄、JOJO农场、金佳顺等农家乐一位难求。“五一”假期首日,隆都镇人气持续升温。据不完全统计,5月1日当天,隆都镇各主要景点接待游客超1.5万人。

发展前景广阔

“村子让人感觉有广阔的发展机会”

“以后在家门口也可以买到孩子们喜欢的良心果汁了。”听家乡的朋友说,古墟的良心果汁试营业有优惠。傍晚,陈婷带着玩累的孩子驱车来到店市古墟,古墟的变化又一次震撼到了她。

在隆都诸多“网红”打卡点中,店市古墟堪称隆都镇“名片”。经两轮保育活化后,千年古墟焕然一新。每到墟日,隆都店市古墟人声鼎沸。古墟活化带来的经济效益不仅是在墟市内,还激活了周边区域的住宿、餐饮、农家乐等乡村经济。近期,店市古墟还举办美食游乐购物节,设置了儿童游乐区、特色美食区、音乐表演区等活动区域,进一步激活隆都夜经济。

“选中店市古墟这个点开分店,除了看好古墟的发展前景,也是响应群众的呼声。”汕头市潮汕良心果汁餐饮有限公司负责人章绵东告诉记者,从早上10点半到晚上10点半,一直有群众在排队,“五一”当天,古墟分店出了900多单,卖了约3000杯饮品,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乘着“百千万工程”东风,章绵东兄弟俩一开始看中隆都的交通优势,他们在该镇规划建设潮汕良心果汁产业园,不仅为当地果农及务工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还想着能为家乡“百千万工程”增添新动力。目前该产业园已经投产使用,每天进出工厂的水果约有50吨。

“我一开始选定,工厂周边还是泥土路,短短两三年,隆都的变化太大。”回过头看当时的决定,章绵东直言“走对了”。

“少年时代的我,在村里见到过贫困最真实的样子。所有人都想‘往外走’,留在村里的几乎只有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变化从乡村振兴开始,特别近几年,隆都的变化真的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前美村古榕居民宿负责人陈东升在外打拼了30年,近些年看到家乡的变化后选择回归。他将旧房重修修缮,开起了民宿。父母亲人很支持我的决定,村子也不一样了,让人感觉有广阔的发展机会。

前美古村侨文化旅游区,几名少年在十八丛榕附近垂钓。郑淼鑫 摄

“环境变好,人的素质也在潜移默化的提高。”陈东升说,他的客人和朋友都说,前美的村民素质高,非常热情,出门都自带笑脸。

古人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返乡人的生活和事业,不止是诗情画意的田园牧歌,还有生生不息的奋斗与拼搏。

南方+记者 郑淼鑫

海报:肖俏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郑淼鑫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