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学减重,享“瘦”未来!北大深圳医院联手市健促中心管理职工体重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04:47:00    

【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_部门动态】

5月7日,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与深圳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市健促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针对本院职工的“科学减重·享‘瘦’未来”体重管理启动会在院内举行。启动会上,300多名北大深圳医院职工宣布加入为期90天的体重管理行动。

北大深圳医院院长梁真指出,2025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的 “体重管理年”首期三年行动的第一年。今年3月,北大深圳医院率先成立“体重管理中心”,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科学体重管理服务。引导职工、市民养成“体重管理”的观念,是北大深圳医院作为公立医疗机构应有的担当。市健促中心主任王靖强调,体重与健康密切相关。超重、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联合各单位举办体重管理活动是市卫健委“送健康进社区、进单位”的重要要求。市健促中心作为一个传播健康知识的专业机构,将和医务人员一起,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推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

体重管理,他们早已在行动

此次活动由北大深圳医院工会及健康管理中心牵头。北大深圳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蔡永江介绍,在国家提出“体重管理年”概念之前,健康管理中心就已经在探索“体重管理”:2019年,健康管理中心对体检后肥胖人员进行体重管理;2021年,针对健康管理中心员工开展体重管理活动,3个月共计减脂108.6公斤;2022年,健康管理中心联合医院工会,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体重管理活动,帮助BMI≥24的院内员工6个月共计减脂290公斤。从院内走进企业,健康管理中心还帮助企业员工成功实施体重管理。今年,针对院内职工开展的体重管理活动在市卫健委、市健促中心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扩大了活动影响力。目前已有310名医院职工报名参加,首批入组的职工已超过200名。

健康管理中心张永建主任医师是体重管理活动的指导专家。她认为,医务人员减重意义重大:“医生每天要看很多病人,他们有健康饮食、健康体重管理的观念,在治病过程中就能把饮食的因素更多地考虑进去。医生说的话,病人也更愿意听。”她指出,肥胖增加了患慢性病的风险,“如果医生自己都胖,自己都有代谢疾病,对病人做健康宣教的时候,哪里有说服力呢?”

长远减重,重在“坚持”

张永建有丰富的慢病管理及“健康饮食”减重法经验。“健康饮食”减重法是她通过多年国内外学习经历和反复实践总结出来的。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用健康的饮食模式代替不健康的饮食模式”。在减重班,张永建会查看每个成员发过来的一日三餐,然后将不健康的食物换成健康的食物。“比如你夏天爱吃冰淇淋,我会建议你把冰淇淋换成水果。饮食里太多肉了,我会建议用好吃的蔬菜替代一部分肉。同样满足了食欲,但又吃健康了。”她认为,长远的减重,最关键的看这个方法好不好坚持,能不能坚持下来。最好坚持的就是健康饮食,只要坚持三年,就形成了新的饮食习惯,建立新的体重“调定点”,且只要避免“垃圾食品”,一般理想体重就会维持下来,不会反弹。“运动减重是很好的,但能不能保持一辈子的大强度的运动?节食可以瘦,但能一辈子坚持吗?”张永建强调,“健康减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强烈减重需求的市民可以寻找医生的帮助和指导:“科学的替代、科学的进食时间、科学的进食比例、科学的进食顺序和最终的减重效果都有关系。”

李女士是北大深圳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第一期体重管理班的“学员”。从最初BMI指数28.2到如今BMI指数稳定到23左右,曾反复减肥多年的她终于获得了稳定的减肥成果。“我以前都靠饿:饿几天,瘦一点。重新开吃后,体重又弹上去了。”反反复复的节食减肥和使用减肥产品,搅乱了李女士的代谢系统。“那时候人的精神状态不好,整天晕乎乎的,还大把大把地掉头发。”参加健康管理中心的体重管理活动后,李女士从根本改变了饮食习惯,体重没有再出现反弹:“像我之前很喜欢吃甜食,坚持90天科学饮食后,我对甜食的渴望没有那么大了。从原来的‘想吃’,变成了‘吃不吃’都行。”

张永建强调,不仅成年人需要体重管理,孩子更需要。“控制体重应该从娃娃抓起,人最爱的是自己小时候的味道。小时候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自然不会爱吃零食、垃圾食品,这样的话,终身都不会受肥胖困扰。”她提醒,肥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饮食、运动、压力、睡眠等。减肥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更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代谢水平都各不相同,因此减重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在制定减肥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自身情况,结合科学饮食、适量运动、调整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管理。当生活方式干预无法取得满意效果时,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考虑通过医学治疗进行干预,切勿盲目跟风尝试不科学的减肥方法。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