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驴火”经济圈粉年轻一族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2 15:01:00    

驴形火烧、驴肉酥饼、驴奶冰淇淋、驴奶茶……今年夏季,一系列别出心裁、新潮独特的驴肉火烧美食及其衍生产品纷纷亮相,使得河北保定的驴肉火烧店人气飙升,“驴火”(驴肉火烧)经济开始圈粉年轻一族。

网红“驴火”成新宠

  随着“驴火经济”的持续升温,保定市西大街俨然已成为全国游客心中的“美食地标”。走在街上,几乎每家驴肉火烧店门口都张贴着醒目的“网红套餐”推荐“,驴火全家福”“驴火双拼”“打卡三件套”……这些融合了传统与创意的组合,不仅满足了食客的味觉需求,更契合了年轻人“边吃边拍”的社交习惯。

  在“老驴头火烧”店内,刚出炉的酥香火烧夹着热腾腾的驴肉,搭配一碗浓香的驴杂汤、一碟地道的保定府酱菜,再配上一瓶印有卡通“驴火”形象的定制酸梅汤,整体摆盘色彩明快、层次分明,极具视觉冲击力。“这个套餐推出才3个月,每天能卖出两百多份。”老板喻万森笑着说,“以前我们的顾客大多是本地人,现在七成以上是外地游客,很多人就是冲着这个套餐来的。”

  圆圆的驴肉火烧,正悄然撬动这座城市的文旅发展。据保定古城保护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经理龙涛介绍,驴肉火烧的“出圈”效应已显现为显著的客流增长,“去年西大街全年接待游客达640万人次;而今年截至7月底,总客流已达638.7万人次,同比增长33.45%。”他补充道,“‘五一’期间,西大街单日客流峰值突破13万人次,成为京津冀地区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

“驴火”玩出新花样

  “看,这是驴奶冰淇淋。”在河北老字号——保定市徐水区漕河全驴宴饭店内,大学生申奥品尝了冰淇淋后满脸惬意与惊喜,与同学视频分享美食。后厨内,师傅们用模具制面坯、电铛烙火烧、机械臂切肉,一炉三四十个驴形“驴火”很快端上餐桌,比传统手工制作用时缩短近一半。“除了驴奶冰淇淋,我们新推出的驴形袖珍火烧也很受欢迎。”徐水漕河驴肉加工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敏英介绍,传统美食“出彩”“出圈”,既要守护“老汤卤制”的非遗基因,更要拥抱智能化生产与年轻化表达。刘敏英在创新跨界、延伸产业链的同时,主动迎合青年一族的生活、消费习惯,推出烤驴肉串、烤全驴、涮驴肉、驴头宴等夜场消费特色美食。

  转过街角,深烘咖啡的焦香与对面驴肉火烧摊飘来的驴油香在空气中奇妙交融,形成独属保定的“城市香氛”。在“翡冷翠咖啡”店内,主理人张帅雅正专注制作一款名为“驴火拿铁”的跨界饮品:她用竹茶夹夹起一只刚出炉的迷你驴肉火烧,精准卡在拿铁杯口。“我们花了一年多时间反复试验,最终发现加入特调芝麻酱,能更好还原“驴火”的地道风味。”张帅雅翻出手机里记录的研发日志笑着说“,‘驴火拿铁’不仅是一杯饮品,更是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消费场景的一次真诚对话。”

  如今,这款凝结匠心与创意的产品已成为保定新晋爆款,吸引众多年轻人专程打卡。一场关于城市文化表达的创新实验正在保定街头拔节生长,在这里,非遗不再只是陈列馆中的记忆,而是通过青年创意,转化为可触摸、可品尝、可分享的生活方式。

打造“驴火”全产业链

  驴肉火烧对年轻群体产生强大吸引力的背后,离不开保定市对“驴火”行业的创新与规范发展。为了迎合新消费需求,驴肉火烧企业在坚守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大胆推陈出新,创意十足地推出了驴火拿铁、驴奶冰淇淋等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让传统美食焕发出别样趣味。

  与此同时,保定市政府多措并举支持“驴火”产业升级。一方面,通过鼓励企业制定标准、加强监管确保品质;另一方面,大力扶持举办各类主题活动。此外,政府还积极推动线上线下互动营销,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将保定驴肉火烧的魅力辐射至更广泛人群。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保定更致力于深挖“驴火”文化的内涵,延伸产业链条。产品形态从经典的驴肉火烧,拓展到驴肉火锅、烤全驴等丰富形态,满足不同场景和口味需求。

  “保定通过美食节、技艺研讨会、文创开发等组合拳,深挖驴肉火烧百年技艺与文化根脉。”保定市商务局工作人员介绍,这块“金字招牌”的锻造,其核心目标是构建一个从上游养殖到中游餐饮、下游文旅的完整产业链,让“保定驴火”超越美食本身,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城市IP,真正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递文化与情感的重要纽带。

  (魏岳奇 朱洪园)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