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商务局了解到,为积极响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做优做强农牧业品牌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呼和浩特市商务部门在品牌农业建设领域多点突破,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培育消费场景、强化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扎实举措,推动农畜产品销售与品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呼和浩特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全力搭建农村电商服务网络。目前,各旗县已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各5处,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站点达248个,畅通了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的双向流通渠道。肉制品、奶食品等丰富多样的农特产品,借助京东、淘宝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及微信小程序成功“触网”。与此同时,市商务部门协同市邮政管理部门整合资源,推动城乡物流配送畅通无阻,农村物流体系不断优化。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农村综合服务站点773处,其中有效运营站点675处,行政村站点覆盖率高达80%,为农畜产品的高效流通筑牢根基。
消费场景培育同样亮点频出。市商务部门积极鼓励市集、街区及商家开展导购直播,聚焦本地特色产品进行推广。2月5日,“云上惠选 礼遇青城”2025呼和浩特网上年货节盛大启幕,450多种涵盖农特产品、文旅产品等品类的商品参与其中,累计订单量达690多万单,交易额突破1.9亿元。4月17日至5月12日的“品牌品质・数享生活”2025年“双品网购节”也成绩斐然,累计订单量超520万单,网络零售额达1.65亿元,有力激发了农村数字消费活力。
人才培养工作稳步推进。市商务部门鼓励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新培训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培训机构实施的方式,面向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等群体开展电商专业知识与实操技能培训,推动培训常态化、制度化、网络化。此项工作实施过程中,不仅重点指导土左旗开展基础普及性免费培训,还在4月24日联合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理委员会举办“2025 年跨境电商人才孵化活动”,助力30名学员提升跨境电商全链条能力。
未来,呼和浩特市在降低农村物流成本方面,将推动快递企业与农村电商深度合作,优化配送路线、探索新型物流模式,并借助物流企业冷链技术优势,实现农产品全程冷链服务;在品牌宣传推广上,以节庆展会为契机,举办各类推介活动,赴区内外拓展市场,并依托线上线下渠道设立品牌产品专区;在电商人才培养领域,持续加强培训力度,推动高校、职业院校与农村地区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为品牌农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杨彩霞)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王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