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温下的坚守|洒水“解渴” 湿帘“降温” 100万株秧苗“防暑”记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16:53:00    

“今天早晨刚给这些苗浇了一遍水,中午关棚四个小时,棚里温度高,得仔细看看,给部分干了的秧苗再浇浇水。”7月9日下午3点,淄博市临淄孚瑞加蔬菜种苗专业合作社育苗大棚里,育苗工人王志强一只手架着喷头给秧苗洒水,另一只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虽然育苗大棚里各种控温设备齐上阵,但是人在棚里劳作,不出十分钟就出了一身汗。

给秧苗洒水的王志强脸颊上流下豆大的汗珠。

“中午头天气太热,我们就把工作时间调整到早晨6点到上午10点,下午3点到7点。为了保证秧苗的生长速度,让工人在棚里沉住气工作,今年新装了环流风机和湿帘,这样能把棚里40多度的高温降到36度左右。”侯来国是临淄孚瑞加蔬菜种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十年前,他和村民一起合作经营起大棚蔬菜种植、种子育苗,目前合作社有20多个蔬菜大棚,7个高标准育苗棚,占地10万余平方米。

尽管已是下午,当头的太阳不像正午那么酷热,但是户外依旧热浪滚滚,走进育苗棚,一股夹杂着高温的潮气扑面而来,大棚里的育苗床上,摆满了嫩绿色的西红柿苗、甘蓝苗、辣椒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每年7月份,是蔬菜大棚的闷棚时间,就是种植户拔了园,通过7-10天密闭棚室,利用夏季高温进行土壤消毒,闷棚期间棚内温度达60-70℃,人进不去。这正是我们育苗棚忙的时候,等种植户闷棚结束,就开往里重新栽苗了。”侯来国介绍,目前育苗棚里共计100万余株秧苗,秧苗在高温环境下生长缓慢,为了不影响定植秧苗订单的交货时间,必须通过勤通风、定时洒水等措施将秧苗的生长环境温度控制在36℃以下,于是,侯来国在5月份给育苗大棚新装了40余台环流风机,保持棚内温度湿度更适合秧苗的生长。

育苗棚门口内侧的一片空地上,堆着一堆基质土,给幼苗浇完水的王志强,拿了一个板凳坐下,用纸板将一堆黑色基质土分装到育苗盘内,当身旁的育苗盘摞到十几层的时候,王志强头上的汗顺着脖颈往下,浸透了上衣,留下一片汗渍。

育苗大棚内,工人在分装基质土。

在他的背后,几位女工坐成一排,忙着撒种,只见每位工人面前摆放着一摞育苗盘,育苗盘中有72个小方格,工人需要在每个小格里放一粒种子。王立霞头顶一条毛巾,熟练地从装满种子的碗里一粒粒拨进方格里,顺手用毛巾的一角擦去脸上的汗水。“育苗的工作步骤看似简单,但是保持一个姿势坐半天也很累,自从棚里装了降温设备,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一名熟练的工人半天不间断工作,撒种量能达到1.5万-2万粒。”

撒种的间隙,王立霞用毛巾擦汗。

湿热的工作环境很消耗体力,合作社每天为工人们准备清凉物资用以降温。“除了调整工作时间,让工人在午间充分休息,我们还提供充足的开水、冷饮等防暑降温产品,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防止中暑等情况发生。”

下午4点半,侯来国的手机收到淄博市气象台发布的高温橙色预警信息: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预计10—11日淄博市闷热型高温天气仍将持续,白天相对湿度达60%左右,中北部地区日最高气温37~39℃。“这么多年经营蔬菜大棚,起早贪黑苦点累点很正常,就算天气再热,咱也得想办法守好工作岗位,为这些'苗子'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是为客户负责,也是为工人负责,更是为市民的'菜篮子'负责。”看着大棚里绿油油的100万余株秧苗,侯来国说道。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张吉宝 李鸿斐 通讯员 何浩)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