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多学科协同运转同向发力 体重医生上线 打造瘦身密码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8:49:00    

临床营养科宣传展板。

体重管理门诊临床营养科一角。

医院候诊大厅在播放健康饮食的科普知识。

□文/摄 本报记者 李美时

今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喊话“全民体重管理”冲上热搜,黑龙江省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卫生健康委号召,设立了由临床营养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普外科、儿科、骨外科、中医科、康复科、整形美容科9个相关学科组成的“体重管理门诊”,并着手打造更具专业性与个性化管理的“体重管理中心”。

体重管理为啥要去医院?为何体重管理需要动用医院的多学科部队?多学科专业力量如何协同发力?体重管理门诊中又藏着怎样的“瘦身密码”?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黑龙江省医院,探访这场由“医疗供给侧改革”催生的健康管理变革。

多学科会战 破解体重管理难题

“点进省医院小程序香坊院区挂号,第一个就是体重管理门诊。”在黑龙江省医院体重管理门诊的候诊区,不少人正在按照预约时间有序排队问诊,医院的醒目位置挂着各种宣传展板。作为挂号系统中的首推科室,这里的诊室布局彰显着诊疗理念之变——临床营养科从诊桌到餐桌的全链条管理;中医诊室的针灸把关与内分泌代谢数据分析仪在体重管理中交互应用;消化内科与儿科率先开展的肠道粪菌移植已成长为医疗行业新质生产力……9个学科协同运转、同向发力管理体重。

“体重管理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系统性健康工程。”黑龙江省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李雨泽介绍,体重管理门诊成立以来,医院累计接诊百人次,单日最高接诊量十余人。数据跃升的背后,是群众健康意识的觉醒,更是医疗供给模式的创新。

在体重管理门诊中医科诊区,62岁的糖尿病、肥胖患者李凤霞正在接受穴位埋线和针灸减重治疗。“脾虚湿困型肥胖需要标本兼治。”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丰健宇手持脉枕介绍,调理身体如同养护沃土,唯有调和脾胃、疏通气血,夯实内在健康根基,体重管理方能事半功倍,中医科减重团队创新性地将体质辨识与代谢指标相结合,开发出多种中医减重方案。根据实际的临床数据测算,配合针灸、埋线及中药调理,能达到很好的减重效果,同时也调整了患者的代谢功能,患者的血糖也得到了更好的调节。

相隔不远的是内分泌科“肥胖及代谢综合征诊室”,对肥胖及其可能导致的一系列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痛风、高血压等进行综合诊疗。45岁的患者张晓佩戴着动态血糖监测仪,内分泌科主任段滨红的平板电脑上,实时跳动的曲线揭示着内分泌代谢与体重管理的密切关系。段滨红展示着诊区内配备的超声波身高体重仪、内脏脂肪测定仪、动脉硬化检测仪等检查设备告诉记者,肥胖需要结合内分泌激素的检测,区分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药物性肥胖还是遗传性肥胖等,进而进行精准诊断和药物等综合治疗。

全周期管理 构建医防融合新体系

“体重管理门诊不是短期驿站,而是健康管理的终身课堂。”李雨泽的这句话,在走廊尽头的档案室得到印证。几百份健康档案记录着患者的蜕变历程,每个个性化的“医生多对一服务群”从初始评估、干预方案到定期随访,每个节点都有多学科团队的联合印记。

53岁的货运司机王先生是这套体系的受益者。BMI值曾达41.2的他,经过内分泌科的药物干预、临床营养科的膳食调理、康复科的运动指导,3个月减重46斤。更关键的是,他养成了按体重管理计划监测的习惯。“医护人员像家人般督促我,这种陪伴式管理改变了我的生活。”拿着过去的照片对比,王先生感慨道。

同时,体重管理门诊也进一步促进了医院医疗团队能力的全方位升级,各学科的相关培训、学习研修、随访数据库的建立等都在加速推进,医疗行业复合型体重管理人才成为全国紧缺的资源。“现代体重管理要求医生成为‘健康管家’,既要懂医疗技术,又要会健康管理。”

龙江实践 织就体重管理防控网络

副院长孙晓梅还向记者介绍了医院在体重管理门诊中的“黑科技”——肠道粪菌移植和胃转流技术在体重管理方面的应用探索。省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引进上海第十人民医院肠道菌群移植技术,成立了肠道微生态诊疗中心,通过肠道菌群移植,帮助代谢综合征患者重建健康肠道微生态环境,而胃转流支架技术则可以帮助患者减少食物吸收路径,从而发挥控制体重、改善代谢功能的作用。“这两项新技术可以使顽固性肥胖患者减重效率大幅度提升。”孙晓梅说。

这些创新实践正在转化为可复制的“龙江经验”。省卫生健康委应急办主任吕广辉日前在黑龙江省体重管理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省卫生健康委联合16个部门,制定出台了《黑龙江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方案从提高全民体重管理意识、提升体重管理效能、提高体重精准管理水平、加强体重监测与效果评估、加强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5个方面,细化了15项具体举措,进一步将慢性病防控的关口向前推移。

“体重管理门诊的探索,实质是医疗卫生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生动实践。”吕广辉说,黑龙江省将持续加强医疗服务支持,积极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增设体重管理、减重以及肥胖相关门诊,打造多学科联合的专业服务团队,为患者提供精准的体重管理方案。同时,还将积极探索体重管理科技支持模式,搭建医疗机构与企业合作的桥梁,组织双方联合开展体重动态监测项目研究,促进体重管理日常化、便利化、规范化,打造全民踊跃参与、人人皆能获益的体重管理格局,促使全民养成健康饮食、积极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