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襄州:自育小麦品种“期末考” 亩产突破640公斤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7:26:0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李旭、曹浩)5月21日,由省农科院、省农技推广总站、省种子管理局、市农科院等单位组织的测产验收专家组,走进伙牌镇姜沟村二组示范片,对襄州区自育小麦品种“楚襄40”进行实收测产。

“这个品种表现相当不错,在今年干旱的情况下,‘楚襄40’仍呈现出穗形整齐、穗层一致的特性,且穗子比较大、结构比较理想,预估产量较为可观。”湖北省农技推广总站推广研究员羿国香现场观察后分析道。

测产现场,专家组划定好收割区域,待收割结束,将小麦依次进行脱粒、称重、测定水分含量、去杂等。

“我们实测3亩,获得实际产量是1926.99公斤,折合亩产642.33公斤。”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杨立军表示,“楚襄40”达到了理想产量,表现出稳产高产的优势。

一粒小麦良种,成就万亩良田。襄阳通过“公司+基地农场+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深入推进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积极培育稳产高产优良作物种子。

“研究本省小麦的高产潜力,以及优良品种需匹配何种技术才能实现产量突破,进而把良种与良法结合进行推广,全面实现小麦面积单产提升。”湖北扶轮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孟俊峰介绍。

近年来,我区深入推进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大力推广小麦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着力打造小麦高标准核心示范片,加速推进小麦生产机械化进程,通过良种良法结合、农机农技融合,辐射带动全市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

“襄阳是我们湖北的主产区,也是我们小麦的高产区,近年来,湖北省持续加大优质小麦品种选育力度,襄阳‘扶麦368’‘楚襄1号’等高产稳产品种的成功培育与推广,不仅夯实了襄阳的粮食生产根基,更为江汉平原的小麦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羿国香说。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