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音乐剧《神曲》演出照。资料图
但丁恢宏的《神曲》要改成音乐剧,在短短两个小时演出来,得到消息之后,我觉得很不可思议。那就像把整个《西游记》拍成一部电影,选哪个妖怪,不选哪个妖怪,肯定很难抉择。地狱里魑魅魍魉,鬼魂众多,罪责也不同,选哪些故事讲,用哪条线串起来才好呢?也是棘手。
2025年4月25日,音乐剧《神曲》在重庆大剧院首映。一幕幕看下去,我觉得导演眼明手快,剧情毫不拖沓,地狱、炼狱、天堂三界之大,以爱贯之,以爱阐释。人所犯罪行,大多源于爱。圣女贝雅特丽齐吟唱的“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贯穿了全剧,像露在衣服布料外面的针脚。这句话歌德郑重其事地引用过,大家都以为是他说的,结果根源在但丁这里。整个故事看下来,就是但丁少年时暗恋的女孩——贝雅特丽齐死后进入天堂,替他打通各种关节,让他游历地狱、炼狱,一路来到自己面前,借机狠狠教训他一顿,让他产生悔恨之情,意识到自己的迷失,最后让他见识到罪孽洗清之后的澄清天堂。但丁因爱得救,也是剧中的暗线。
《神曲》用爱解释很多人世的故事、人的罪孽和缺陷。比如《炼狱》里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和暴食,都是对爱的违背,贪婪、色欲和暴食,都是源于过度的爱,懒惰则是爱不足。这当然也是中世纪经院神学的普遍观点,用来诊断灵魂的各种疾病,奥古斯丁开始用悔罪来进行自我医治,并建议其他人践行忏悔,承担自己的道德责任,采取行动洗去罪孽。
爱是如何把整个音乐剧串起来的呢?首先是但丁的心中时时浮现初恋女神的倩影,动了起身寻找她的念头,只是路途艰难,他陷于豹子、母狼、狮子(色欲、贪婪、傲慢)的围攻,在黑暗中难以行动。这时维吉尔(理性)及时出现,告诉他要走一条最艰难的路,途经万劫不复的地狱,才能见到贝雅特丽齐。通往阴间的摆渡者——喀戎拿着船桨,驱赶一群毫无爱心的堕落之徒,大抵是一些自私堕落、生前不管别人死活的人。进入地狱之后,几个故事也和爱有关,一个是弗兰西斯卡和小叔子保罗的不伦之爱,因为贪恋彼此身体的美,两人被保罗的哥哥杀死后,依然被风暴(爱欲)席卷,苦苦缠绕在一起。这是当时流传于世的社会新闻,悲哀凄恻,在但丁的笔下成为千古绝唱。
第二个故事是臣子对于君王的爱,皮耶·德·维涅是费德里科二世的心腹,却因奸人嫉妒,遭遇谗言,被君王猜忌,赶出宫廷。失去君王宠幸的臣子自杀,从此失去自己的身体,落入地狱变成树木,还要受恶鸟的摧残。第三个故事是尤利西斯对于知识的爱,他带着最忠诚的队友探索未知之地,被惊涛骇浪吞没。古怪的是,尤利西斯是古希腊人,那时耶稣还没有诞生,怎么能作为骗子入地狱,其他“体制外”鬼魂都在“林勃”区徘徊呢,维吉尔也不能进入炼狱,获得提升的机会。不过这是个题外话,但丁设计的三界,大约也是从文学角度进行考量,并没有兼顾太多逻辑。第四个是遭人陷害、最终饿死的乌戈里诺伯爵作为父亲对孩子的爱,对背叛者的永恒仇恨。最后一段大合唱非常哀怨,集人世痛苦于一体,都是一些被爱摧毁、被爱囚禁的灵魂对人生痛苦的呐喊。
音乐剧给了炼狱管理员——加图很多戏,他反对恺撒(皇帝),坚持共和,热爱自由,为此不惜牺牲生命。在剧中,拥有八块腹肌的舞者,扮成古罗马战士跳了一段现代舞,彰显加图的硬汉气息。维吉尔企图通过加图对于太太马尔齐亚的爱来搭讪,借以通关,这一招果然奏效。太太像星辰一样指引着加图的生活,是他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生前的政治立场。炼狱的外围徘徊着各种幽灵,他们对阳世的生活充满依恋,希望被世人铭记,其中就有被丈夫残杀的女人皮娅,她对但丁多次重复自己的名字。但丁排除万难进入炼狱,见到了两个爱情诗人,爱同样是驱动一切的力量。
到了人间乐园(伊甸园),理性式微,维吉尔离开,因为后面的境界,理性已经无法抵及。维吉尔在唱段中极力展现对但丁的爱和鼓励,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坚持理性的姿态。这时贝雅特丽齐出现,在引领但丁走向充满爱与和谐的光的世界之前,她指责但丁,唱词如下:
但丁!看清楚!
我就是贝雅特丽齐!
你凭什么登上这座圣山?
你怎敢?怎敢踏入幸福的伊甸园?
这个人还未为自己的罪过落下悔恨之泪!
我曾为他成百上千次祈祷,徒劳地敲着他的心门,
但他对一切呼唤充耳不闻,只沉溺心中的黑暗!
骄傲、忘恩、自负,困于自己的思绪,
他不再承认,在死亡之外,还有永恒的生命。
回答我!难道不是这样?
你为何背叛我?与我渐行渐远,
你为何背离了光明,亲手扼杀了爱!
但丁,为什么?
但丁,为什么?
看剧时,我深切感受到意大利二十世纪诗人萨巴说的“生活在没有爱的欲望中的痛苦”。这是中世纪人都在反复诉说、不停实践的事,怎么才能在经历欲望的颠簸之后,找到平静的爱?每个人需要多久,才能理解爱的奥义?爱过多、过少都不行,很容易掺入其他杂质,一切并不是一步到位的,等醒悟之时,怕已经是百年身。重读经典总能获益,看看当代对《神曲》的演绎,各种让人百感交集的爱。虽然只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但也是异常精彩的一斑。
从技术层面来看,高科技的布景、灯光,除了打造一种梦境的恍惚感,也把地狱里阴森恐怖的气息,炼狱里宁静、充满希望的氛围,天堂里的澄明透亮营造出来了。开场就是在光中飞舞的尘埃,那种沉浮可能就是对人类处境最沉痛的写照。男女高音把整个剧严肃、庄重的情感推向一个个高潮,还有张弛有度的念白,《神曲》原文华丽的十一音节诗和剧本重写的部分交织在一起,尽可能忠于但丁凌厉的风格,没有任何解构、嬉笑的痕迹。唯一有点儿出戏的是维吉尔的妆容,朋克风格的蓝色眼影,出现在一个写过《牧歌》的田园诗人脸上,让我有些错愕。
另外,按照但丁的文本,灵魂在天堂里的形态都是光亮,在无人机出现之前,我觉得就类似于萤火虫一样飘在空中,但萤火虫很散漫,做不了造型。今年在重庆,无人机出现在天空,呈现出各种复杂、精美的造型,我就疑心但丁构思的天堂也是如此,灵魂像无人机一样在空中排列,排位也有次序,比如《天堂篇》里鹰(帝国)的造型,比较重要的人物的灵魂出现在头部,比如眼睛的地方。我在剧作中万分期待这只鹰,或盛开的玫瑰,结果光点形成的造型是大鱼,还带了一条小鱼,不知道导演的用意是什么。
陈英
责编 邢人俨